您的位置: 首页 > 综合新闻 > 正文

喜报!我校2024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取得佳绩

2025-08-29 10:26:06T T

8月28日上午,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成都举行,会上隆重表彰了2024年度四川省科技获奖代表。我校2024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取得佳绩,我校首席教授曾芳牵头项目“针刺疗效关键影响因素的临床及中枢机制研究”荣获2024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;附属医院陈秋教授牵头项目“代谢性疾病中西医结合智慧防治体系的构建及示范应用”荣获二等奖;附属医院邓琳雯主任医师牵头项目“川派中医妇科女性生育力提护策略研究:理论传承、数智化创新与实践推广”荣获三等奖;我校赵凌研究员荣获省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,特聘教授Alexei Verkhratsky荣获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。我校已连续6年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!

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奖项目“针刺疗效关键影响因素的临床及中枢机制研究”。项目聚焦针灸核心要素“穴”与“术”,揭示其影响疗效的关键特征,发现“趋病靶向性调控”是针刺中枢核心机制;构建疗效预测模型、诊疗决策支持系统和虚拟仿真实训系统,形成“人-机交互针灸诊疗新模式”,显著提升临床服务与研究能力。在BMJ、Neurology等杂志发表论文119篇,其中SCI收录论文59篇,TOP期刊论文18篇,单篇最高影响因子93.6,被BMJ、Lancet Newrology等顶尖期刊正面引用,主编专著1部,制定国标2项,获专利/软著8项,培养国家杰青等人才74名;新体系与智能装备推广至全国140余家机构,创效近5000万元,入选2020年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成果、“新时代中医药标志性科技成果”(针灸唯一)及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典型案例。

四川省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获得者:赵凌研究员,mg老虎机游戏首席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、国家 “优秀青年科学基金”获得者、国家“青年岐黄”学者、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。从事慢性疼痛针灸治疗的临床、基础及转化研究;设计实施4项针刺治疗慢性疼痛的临床研究,在国际上首次确证针灸“穴位效应存在特异性”,并具有持续性、循经性和差异性特征,回答穴位理论的国际学术争议;多项科研成果发表在国外权威医学期刊,提升针灸在国际传统医学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,对中医针灸的国际化和现代化产生重要影响。

四川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得者:Alexei Verkhratsky特聘教授。Alexei Verkhratsky教授(英国籍)欧洲科学院院士、德国科学院院士、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、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,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生命科学院神经生理学教授、mg老虎机游戏特聘教授,是国际公认的细胞神经生理学领域领军人物。在与学校合作过程中,Alexei Verkhratsky教授建立首个“中医康复与神经环路研究中心”,搭建首个超微双光子针灸脑科学研究平台,首先发现针刺抗抑郁全新的作用机制:翻转星形胶质细胞萎缩,为解析传统针灸的科学原理提供新的科学依据;推动四川省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发展,提升中医药的国际学术影响力。


(文、图/科技处 江俊  审稿/张定堃   编辑/于晶晶   终审/王其奇)


终审:宣传部新闻管理员